阳明故居及纪念馆位于绍兴西小河历史文化街区,北临上大路,南侧紧邻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吕府,西临西小河,东侧为规划的越城坊商业区。用地范围内还包含了王阳明故居遗址现存的石门框、饮酒亭、王衙池(碧霞池)、观象台、伯府大埠头(遗址)及大有弄石坊残基等文物。
工程总用地面积18504.33㎡,总建筑面积12909.34㎡,地上建筑面积6632.67㎡,地下建筑面积6276.67㎡。
设计基于对阳明故居的考古研究,恢复、修缮王阳明故居的建筑格局,以原真性空间为载体,展示陈列先生在越生活场景和成长得道的轨迹。新建王阳明纪念馆,重新审视和瞻仰阳明心学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并展陈有关物证佐料、阳明纪录片以及有关文旅产品。重塑西起大埠头,东至碧霞池的场地宜规划形成室外活态展示区,形成新的阳明广场,打造阳明心学圣境展示、开放式文商旅一体化街区。
项目位于绍兴市的书圣故里。包括:原蔡元培广场的整治与提升、孑民电影院的改造与翻新、和孑民图书馆的新建。
书圣故里具有古城典型的文脉和风貌特征,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流逝,累积演化在了城市的肌理和建筑的形式表现中,既有着良性的链接又有消极的断裂。我们从动态发展的历史语境中,辩证对待建址内的“孑民电影院”,“局弄”,“绍兴市第五医院”,“蔡元培广场”,以及紧邻的“蔡元培故居”,“解放路”——这一串没有被遗忘、渐趋混杂却客观存在着的真实的现在或过去。通过这个城市重要节点的更新与改造,希望让这些不同空间却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不同年代却又违和地存在的建筑空间与场所,在植入孑民图书馆的新功能的同时,协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蔡元培故居”,共同承载多重开放、与古城共融共生的公共文化场所的责任。
设计保留了原蔡元培广场的纪念性和市民集会功能,微调了铜像位置,并作整合翻新,留住市民们长廊下闲谈休憩的记忆场景。
同时,以保留原建筑空间及结构框架的方式,更新改造了孑民电影院,回应50年代初“新民戏院”之于古城百姓的记忆和演出功能。
拆除了极其违和的第五医院,保留了局弄,以建立北侧局弄与南侧广场的贯通,确保书圣故里古城肌理的延续和完整。
以当代但又能演绎传统文脉肌理的方式新建了孑民图书馆,一个用UHPC板的构成塑造的现代盒子。图书馆东侧与故居以一水院相邻,一片墙,一棵树,一处石,一面镜子,用直接而又耐人寻味的方式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并存。
这个项目的设计,以“诠释传统,重构当下”的建构理念与思想留住了一个真实的过去,建立一个真实的不同意义整合的现在。
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已不足百日,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已做好准备,以迎接亚运会的到来、赛后的可持续运营以及社会各界的评价。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秉承“经济手段实现绿色亚运、低技手段建构文化亚运”的设计理念,在尊重专业的体育工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具有富阳特征的山水意向,通过简洁的形态、紧凑的空间布局、环保的建筑材料、低技的构造手段、可持续利用的场馆设施等方式,完成亚运射击、射箭、现代五项比赛场馆(场地)的设计,成功落实亚运会“绿色、智能、简洁、文明”的办会主旨。
本项目用地面积275182㎡,建筑面积82360.35㎡,是2023第19届亚运会12个新建场馆之一。届时将举行亚运会射击、射箭、现代五项三个大项的比赛。
感知山水
场地西、北环山,南侧临水,东侧连接城市,站在场地中央,又被群山怀抱,让人不禁想起富春江畔的远山近水,苏轼“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自然感悟,黄公望“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的富春山居。黄公望把对哲学、文学的思考变成山石、汀沙跟云之间的互动,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仕途、财富,而是修身养性,是寄情山水、融于自然的那份悠闲与平静。
因此,方案思考如何运用当代建构技术,打造一座多元、复合的运动竞技场馆,如何在满足赛事功能的前提下,回归场所本源,与山水融洽相处,进而感知它、诠释它,如何将杭州韵味、富阳特色传递给参赛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
现代演绎
于场地,通过设置5个标高的台地来呼应山地的高差变化,充分考虑对山体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山体开挖,内部平衡土方。通过二层平台高效连接三个比赛项目,合理组织人流;将射击比赛的10米资格赛、25米资格赛、50米资格赛、决赛馆垂直分布,将三个项目共用功能集中布置在新闻安保中心,集约、高效利用场地。
于山水,射击综合馆平面方正、体量庞大,建筑造型采用多段坡屋面的衔接,顺应周边山体,消解建筑体量,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立面设计,采用了参数化的手段、像素化的手法将富春山居图进行现代演绎,完成了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由具象表达抽象的过程。
于表皮,建筑放弃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参数化的高技手法,采用模数化、低成本的标准构件,低技的将其实现。设计以300mm*520mm的百叶作为单元模块,通过37000多块单元模块不同角度的旋转,用低技、质朴的转轴方式,“以百叶为笔,以阳光为墨”,再次勾绘出富春江畔的自然之景。
于建构,单元百叶的旋转角度通过百叶底部的齿轮进行控制,每个齿轮以5°为最小模数开模生产,将百叶的旋转角度限定在15°至85°之间,分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共15个角度,角度模数越小,单元数量越多,像素就会越高,山水的意向就会更加清晰。施工时只需按照图所示百叶角度,精确控制转轴角度即可安装到位。通过这15种简单的百叶旋转角度,在阳光的帮助下,达到表达复杂的图案效果。
光法自然
所谓光法自然,源于“师法自然”一词,意为不只是效法自然,还要以自然光为师,效法光影变化,再运用光影变化,质朴而自然的重新诠释自然。
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幻的表皮讲述了一个光的故事,日出,烟雾散去之时,建筑立面逐渐展现,阴影逐渐减少;午时,阳光直射山顶,幕墙百叶对比强烈,远山近水清晰呈现;日落,远山、行舟、古树,富春山水的每一个神态,慢慢消失在建筑表皮之中;夜晚,在泛光的作用下,一幅亮丽的富春山水秀又将徐徐展开。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日转影动,生机勃发,百叶的阴影一直在无声地记录这些时光流逝的痕迹。
建筑巧妙的利用自然光线,用日月光明,借四季交替,再现富春山水。
持续运营
绝大部分的竞技体育场馆往往投入大,使用频率并不高,尤其是类似银湖体育中心这样专业性强、受众面小、赛事等级高的体育场馆。本项目秉持绿色低碳、快速拆建、构件再利用的设计策略,在使用空间上、结构选型上、建筑设施上充分考虑场馆赛后多种场景的使用可能:新闻安保中心、辅助用房、马厩等大量采用了可循环利用的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观众看台采用钢结构临时看台,便于赛后拆除;比赛场地转化为市民参与度更高的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体育项目,还馆于民,保持可持续运营。
项目以山水意向为蓝本,以百叶为笔,以阳光为墨,重新在自然山水中阐述自然,取法自然、效法自然、表达自然、诠释自然。透过笔法、技法和构造手法,重绘“富春山居”的江南山水意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将杭州文化韵味、富阳山水特色传递给世界。
大禹是华夏立国始祖、上古治水英雄,为神州大地做出了杰出贡献,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位于绍兴城南会稽山的大禹陵景区是后人学习大禹明德、弘扬大禹精神的明证,而大禹研究院作为大禹陵景区总体建设的最后一块拼图,为景区提供了学术研讨及修学培训的场所。与身侧雄浑大气、具有帝王风范的大禹纪念馆不同,大禹研究院采用了传统园林式空间布局,融入更多绍兴当地民居化、宜人尺度的建筑元素。从大禹纪念馆到大禹研究院,帝王与百姓共享天地,天人合一。大禹研究院营造的山水园林式空间所体现的和合文化,正是对大禹精神的重要补充。
大禹研究院建筑主体包括研修教室、会议礼堂、宿舍食堂等,项目整体用地面积为142892.96 ㎡ ,地上面积10500㎡,地下面积3085㎡。大禹研究院充分尊重了自然的山水格局,建筑的朝向与布局,依循轴线,试图与景区整体规划的神道相呼应并顺应纪念馆的脉络,组团布置强调秩序感与轴线感,内部消融于传统园林布局之中。
研究院主入口位于场地东北角,即纪念馆的轴线之上,以巧妙的视觉框景,将大禹纪念馆与远山纳入建筑空间的层次表达之中;西侧靠近城市道路,作为团体住宿的入口,避开了景区流线;南侧为礼仪入口,大门正对着大禹浮雕广场(建设中)中心,实现了景区轴线脉络的完美收尾。
通过游廊串联起礼堂、研修区、住宿区这三部分主体功能,各个单体围合形成大小不一的景观庭院,穿行其间,步移景易,营造出江南园林的情境与雅趣,最终形成以园林式设计手法融入禹文化元素的静谧研修场所。
建筑的形体塑造基于大禹建夏历史背景与绍兴本土特色,在立面的设计上用建筑化的语言消解其具象表征,抽象提炼传统的形式语言,运用了灰墙、黛瓦、深檐、柱廊等禹文化符号元素,营建新中式建筑聚落,古朴典雅兼具现代气质;屋顶为传统的坡屋顶形式,采用了深色金属瓦来模仿传统筒瓦的肌理;檐口部分层层外挑,状如斗拱,形成厚重、深远之感,也呼应了大禹纪念馆形态的势壮之美。
同时檐口侧面又兼顾排风口的功用,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在门窗体系上遵循750的模数,深色仿木铝板与檐口交相呼应。并在屋脊、柱廊样式以及门头的檐口上吸取了夏朝耒耜、窃曲纹等元素,进行了转译运用。
大禹研究院采用了灰白色的中国黑石材、仿木色铝板及深色的金属瓦屋面,构建出整体的色彩感受,室内的色彩与外部统一,以木色吊顶、白色墙面与深色地面相搭配,再现传统韵味。
大禹研究院在景观庭院设计上也充分考虑环境,恰如其分处理建筑与周边自然山水的关系。与景区内庄重大气的纪念馆相对比,研究院景观设计更强调朴素雅致,精巧细腻,故在此多设置竹子、榆树等植株。内院中营造了一片静水面,树影与屋檐倒映其上,使研修其中的人既能感受远山也能享受园中静谧。
园中利用景墙的布置,分割出几处庭院,配以竹林形成私密幽深的场所氛围。最后在庭院内造境堆土,古典游廊穿插其中,让人领略江南园林自由灵动的气韵同时,深切感受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
徐渭艺术馆及青藤广场,是我们在绍兴古城实践项目里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又见青藤”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关键行动,它作为“徐渭诞辰500周年暨徐渭故里开放仪式”举办的主要场馆,于2021年五月正式投入使用。
事实上,艺术馆的概念方案在首次场地踏勘中已初步成型,方案吸取青藤书屋建屋造园之精髓,并对当下古城更新中的地标式公共文化建筑提出思考:我们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空间表达,以此联结以传统民居小尺度为主的周边建成环境,同时满足当代艺术展览对大空间的需求;并借此探讨“历史语境中的现代性”话题。
纵向五进与开口造园
徐渭艺术馆选址于昔日的绍兴机床厂旧址,场地位于徐渭故居——青藤书屋以北、后观巷中部。首先,我们从老机床厂的大空间组合中得到启发,设计采用“纵向五进、横向三折的不等边人字坡造型”的建构逻辑。东西两侧五进两层,作为主要展陈空间;中间一跨两层,打通纵向五进格局:底层为南北贯通的门厅,共享大厅兼小型临时报告厅则位于二层,上下两层共享空间同时承担两侧展厅间转换枢纽的功能。
我们在东西两侧的不同平层中各设置一个内部庭院,它们合理分隔了展厅的空间体量,增强室内通透性的同时,山石水瀑在绿意笼罩中的造园设计,也为游客提供了参展之外更多观赏与休闲的可能性。
乌片如墨与顶地同泼
除了空间处理手段,绍兴传统风貌的当代意向表达也体现在对材料的精细选择上:黑色金属肌理自屋顶沿人字坡屋展开,至东西两侧二层结束,南北向二层以上选取白色花岗岩实墙面;一层四面内凹做横向人字坡单元化肌理重复铺贴,局部按功能和统一模数做幕墙处理,并以灰色统一花岗岩和幕墙材质。建筑整体呈现绍兴典型的黑白灰色调,局部留白加之正向三折人字坡轮廓线,共同营造当代山水意向。
位于场馆南侧的青藤广场,连接北侧艺术馆与南侧青藤书屋,铺垫前场氛围,同时作为游客中心承载人群的集散功能。广场延续艺术馆的建构逻辑,在东西两侧分别“掀起”一大一小两处人字坡地景:西侧微隆用以围合广场,东侧略高,借助局部下沉,巧妙地将游客中心的体量躲在人字坡地景之下。
整个广场采用深色石质铺装,西侧借助坡起营造流水景象,同时,一尊原创“徐渭像”伫立在艺术馆西南侧,坡起的东北侧,使之成为整个广场的视觉焦点和艺术馆的前景;东侧坡起处的台阶式设置,则作为观众席为集散聚会提供恰当的场所。
与此同时,借助“视点转换”的空间营造手法,让“连续铺垫”成形于不断移动变换的视点转移中,为建筑与景观在视觉与心理上的融合构筑起完整统一的空间体验与印象烘托——即所谓:源自江南的山水精神。
祭祀之路的归位——绍兴大禹陵景区祭禹广场改扩建提升工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春秋左传正义》
从历史上来看,祭祀活动曾经在聚落等级上的认定起着关键作用,祭祀设施也表达了古代的权力与地位。祭祀道路(涂)往往建立在一个城邑的主轴线上,周围建筑偶数对开,道路极具向心力与统领性。
大禹陵位于绍兴城东南六公里处的会稽山麓,占地245亩,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风光秀美,气势宏伟。大禹是华夏立国始祖、上古治水英雄;大禹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核心之一,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为后世所景仰,各朝各代,展祭不绝。祭禹典礼自夏王启始历经4000年,世代相传,延续至今,至2007年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并定于每年谷雨时节举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景区需要拓张新的空间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更大的群众期冀。
大禹陵景区改扩建提升工程的目标是对整个景区空间结构的梳理,景区功能的完善,进而推动大禹祭祀文化的传颂,从而让人们在自然和人文景观中更真切地感知、追忆与致敬这位华夏先祖。
初去大禹陵便感受到大禹陵景区其作为帝陵强烈的礼仪性空间秩序性,但由于受限于之前祭禹广场的规模,神道与祭禹广场、山中享殿、山顶禹像之间的轴线成偏角关系。如何让祭禹之路的空间秩序再度强化与提升?这个思考经过多次的现场考察,并与业主的协商之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坚定的想法,将神道后半段轴线南偏,使其延续与祭禹广场、山中享殿、直至山顶的大禹像保持中正的轴线对位关系。既增强了空间秩序,又恢复了匠人营国中祭祀道路的统领性。
设计调整后的大禹陵景区的空间布局,由西向东共分为六个节点。
A、景区主入口在保留原门阙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形象:新建双层石质棂星门以及来源于夏朝“四阿重屋”式宫殿结构为灵感的游客中心,配置大型停车场,构成一体化入口运营服务场所。
B、九龙坛进行了空间拓升:直径扩至38米、高度增至6米,加强了其外观上与景区提升后的匹配。
C、神道后半段转向归正:为使整体布局更贴合传统帝陵形制,归正了神道中轴线,使其与洛书台、水上祭坛、大禹陵碑、山中享殿、山顶禹像处在同一轴线上,更加贴合祭祀建筑的礼制,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祭禹陵。
D、祭禹馆西接神道,神道末端可以看到馆西立面正中处7.2米×10.9米的禹字铜碑,馆顶均布着的象征大禹功德的九鼎,以及远方的大禹神像。祭禹馆建筑通过若干同心的对称厚重弧线石墙形成一道人工屏障,围合出一片独立庄重的祭祀空间,祭禹之路的神秘感与仪式感也得以提升。祭禹馆在形式感极强的弧形墙之间,植入了更多功能,包括候祭室、排练房、休息厅和媒体发布室等。弧形墙的立面主要选用250mm厚度的高级深黑色花岗岩,石材垂直干砌而成,相较传统常用的干挂幕墙更显沉稳厚重,并利用火烧、水洗及抛光等处理手法使石材色调呈现三种深度,在色彩与质感上致敬夏朝尚黑文化。
E、祭禹广场由环形祭禹馆围合而成,游人沿神道绕过轴线末端的祭禹馆便可豁然抵达。出于帝陵风水的考量,原广场圆心及两侧的原钟鼓亭、水上祭台的位置保持不变,但将原中心的太极台改为洛书台,与大禹文化更加契合。广场半径扩大至66米,改造后的广场观演容量也将由原来的1000人扩至10000人。为了祭祀仪式时建立观演人员更舒适的视线关系,广场看台采用扇形阶梯式形制,向外升起扩散,呼应同心环形建造的祭禹馆,向心聚集下沉,形成圆形的洛书台。祭祀时主祭人员需要在祭禹馆候祭并从内侧正中的甬道走出,穿过广场中心的洛书台,经6个台阶后到达水上祭台,举行相关的祭祀仪式。
F、大禹陵碑、山中享殿、山顶禹像位于轴线的末端,均以更新保护为主。
“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大禹精神作为民族精神之重要渊源,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祭禹广场——作为禹陵空间之精髓和历史背景下的新作,不主张随心所欲的创作,而应注重综述历史文本前提下的再写。它将兼顾文物保护与景区更新,塑造史今交错、功能复合的纪念性空间,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引导游人深入感受、思考并传递这一场所的精神实质,这种力量将始终被凝聚、传承与弘扬,并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起——自绍兴饭店的历史与将来
绍兴饭店源起“凌霄阁”,古朴典雅的建筑群配以白墙黑瓦、曲径回廊、小桥流水、花木扶疏,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特点。经过60年的发展与演变,绍兴饭店经历了很多次的改扩建,建筑群风格呈现多样发展的趋势。
新建大堂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一层,建筑高度14米(坡屋顶最高点),将引导人们重新树立对改扩建提升后的绍兴饭店的新印象。
承——于绍兴饭店的功能与空间
大堂南入是唯一也是最佳的选择,也因此自然形成了一条南北轴线。但从饭店的景观现状和功能展开而言,南北轴线绝非主要轴线。凌霄阁前庭院、知遇楼前水院、贵宾楼和6#客房楼之间的庭院形成了一条东西向景观轴线,新建的大堂必须与其呼应。
转——在传统建筑的沿袭与现代演绎
新大堂的屋面设计是将一个四坡金属建构屋顶放在一个形成了前后院落和侧开天井等传统空间序列的现代方盒子上。整个屋顶正好放置处于新的南北轴及东西向轴线交点上,形式上采用了四坡重檐的基本型制,其中下檐屋面与东南角原大堂的屋顶采用完全一致的细节,而上檐屋面,通过现代语言——钢构、玻璃、格棚等的应用,转述为一个更为现代更符合现代功能需求和精神表达的建构形象。
新建大堂重新建立了酒店的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秩序,诠释了全新的空间与流线关系。
合——至山水隐逸而自然放达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整体意向来自于设计的“山水思想”,用“隐逸”的黑白“墨色”沿袭整体的“灰调子”,强化表达“自然放达”的精神之趣,从而创造出一个寻常景的空濛意境。
绍兴饭店源起“凌霄阁”,古朴典雅的建筑群配以白墙黑瓦、曲径回廊、小桥流水、花木扶疏,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特点。绍兴饭店多功能厅选址于原绍兴饭店西侧,西临府山西路与城市公园,南靠环山路,总建筑面积7978.34平方米,主体一层,局部三层,建筑高度16.595米。
在如此局促之地建造一个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千人会堂,设计从最开始就试图规避大刀阔斧的除旧迎新,巧妙得寻求山水意向的融合,在这复杂的城市生活场景外,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造一座恰如其分的城市山林。
我们尝试从更广泛的视角来审视基地的自然与文化属性,绍兴饭店百年传统建筑、集吴越文化于大成的府山,以及深入骨髓的绍兴文化底蕴。设计过程中提炼了山、石、屋顶、窗、柱这些自然与传统的元素,抽离重组成为新的建筑形态的重要符号。传统大屋顶勾勒出的连续线条,表征连绵的山势,高低前后错落的片墙构成生动的建筑侧面。雕花镂空的窗扇与模数化的柱列,完成建筑内外、城市与山林之间自然而然的情境切换。
建筑北侧融入街道巷陌,解构重组的屋檐、高低错落的檐口与路对岸大通学堂的灰墙重檐呼应对话,完成传统到现代的完美过渡与提升。
西侧渗透自然景观,强调与城市日常生活场景的融合。建筑前后形体差异化处理、线性的屋面交错曲折、遮蔽其下大尺度的会议空间,弱化建筑体量;高低错落的几组片墙,隔离了其内的辅助用房,同时被设计成暗示引导观察路径的重要节点。
南侧通过对传统屋面的解构与错位重组,强调建筑的纵向景深层次,柱列与水池、光线与倒影,则通过视觉的水平延展,减弱对体量的实际感知。
设计起源于城市的日常起居,立意于山水情怀,着笔于场景情境,试图通过设计这一手段,创造城市山林的现代化体验与感受。
基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虎跑路和三台山路交汇处的西南角。周边山峦起伏,视野开阔;内部山水俱佳,自然植被保存良好。
酒店总建筑面积31363平方米,总客房数182间,其中主体酒店客房109间、独栋式客房21幢合73间;并配有宴会厅、中餐厅、全日餐厅、会议室、健身房、室内泳池等配套设施。
设计遵循“尊重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脉”的宗旨,通过在地化建筑营造,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连接与共生。
白墙、黑瓦、深檐;纯朴精致的青灰石板地面;黑色小青瓦屋面;以及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菠萝格木外墙挂板所成就的建筑群体中弥足珍贵的暖色基调,烘托着白色墙体,成为高大水杉林的背景,构建了系统而极富内涵的设计语言,使得酒店在富有江南韵味的基调上清晰明朗地表达了杭派建筑墨色相映、隐逸诗化的特性与意境。
在中国高速而粗暴的发展进程中,设计师得以参与并完成了无数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但是中国经济软着陆的今天,随着市场重心的转移,小而精的建筑项目以及设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些项目,刺激了一批小型的先锐的事务所的成长,同时也给大型的、传统的综合设计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可能。在这个现象中,我们所希望探讨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建筑类型,更多的是跟以往长久以来的以数量和速度为价值标准所不同的,一种更加谨慎、理性的设计态度。
这种设计态度,是中国建筑长久以来的浮躁氛围里面,相对或缺的东西。这里面所讨论的“微”,仅仅只是一个话题的切入点,重点在于我们的展览背后所希望探讨的“筑”。在那里面,我们看到一个个建筑师为了实现他们的精美项目,付出的踏实的调研、严谨的分析和高频的现场服务,从而造就了一个个精美的建筑作品。这也是我们集合了这么些,不同背景、不同思想、不同规模的建筑团队,带着作品,坐在一起讨论一个共同话题的原因。
注:建微知筑,改自“见微知著” [jiàn wēizhīzhù],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看到了可能会发生的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项目由杭州桐庐青源村青源小学旧址改造而成,包括两栋老校舍的改造和一栋新建可容纳近百人会议的新建筑。
对老校舍的改造遵循“修旧如旧”的设计原则。拆除老的、相对破败的瓦片、挂瓦条和木望板;保留、打磨、处理并加固旧有的木梁和木檩条;安装新的木望板、挂瓦条和瓦片等。保留了室内两处因粉刷脱落而裸露呈现的富有细腻色彩和有趣肌理的石砌墙面作为视听教室的背景。外廊部位,破旧的檩条望板被新设木构架和定制的编织凉席所替换,新柱廊的序列感和特定的灰空间既赋予了老建筑新的表情,也不失原存的尺度和记忆。
新建筑位于基地的东南侧,以一种解放、打开的姿态和东侧的远景相融合。立面采用了统一的模数,与老校舍的外廊尺度接近的全打开的落地玻璃门,让视觉尽可能地无遮挡,与远方的旷景相融。
我们用矩形的现代锈板给建筑东侧的一圈石砌墙体加设了一排取景框,从里向外望,自然的、现代的、历史的,有了强烈的交融。内院东侧保留了斑驳的水塔,新增了一段引坡架空的户外廊道,可以辗转,可以远眺。
保留住淳朴和本真,克制地处理与历史的关系,隐逸地安放好一个新建筑,是我们想要表达的态度。
项目视频:设计家——青源智谷——胡慧峰
占地1000亩、以“住宿制书院”为基本型制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经过近5年的筹划、建设,2017年10月21日整体启用。
西区书院位于校区西部,紧邻校区西大门。北侧与教师公寓隔路相望,东侧与以学术大讲堂为核心的教学北区隔路相邻。书院总建筑面积为24949.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5.3米(至檐口)。建筑单体由东西两栋C型的4层楼围合而成,未来将接待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长居或短住,为书院内的餐饮、会议、休闲娱乐等功能提供了多样化的场地选择。
西区书院定位相当于四星的特色文化酒店,既满足了客人的基本入住需求,同时也从室内室外乃至软装配置等不同维度,展现浙大的校园文化和海宁校区的国际化背景。如何对浙江大学的历史文化有适度的象征与传达,使本项目有自身的特点而又融于整个校区,既有视觉的普适性又有基于项目属性的个性特征,集情理而合一,是设计的出发点和难点。
设计之初提出了将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做适度的象征或者提炼性演绎的观点。清水红砖砌筑的主墙面、扎实稳重的石材基座、中国传统坡屋顶及装饰线脚这些元素不同程度地承载了几代浙大人最深刻的校园记忆,西区书院的外立面设计将其提炼概括,结合现代建筑的结构方式和营造特征,试图较为象征地呈现老浙大的建筑历史文脉。不同的校区,创造相对的文化关联与视觉联系是我们的用意所在。
总平面布局上,书院中心围合出了大小不同、动静相宜的四个内部庭院,通过起承转合的连廊,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室外空间,从而融各种行为方式与场景的戏剧化于一体。精细的砌筑、自然的色调,使最终建成的清水砖或红砖表皮呈现了生动的表情;青绿的草坪,红色的砖饰以及浅色的砂岩,温和而不失雅致,有时间的沉淀也有现代建构技术信息的传递。
办学模式向西方“书院”溯源的海宁国际校区在整体规划以“理性为主,自然相间”为前提,西区书院的设计融于其中并极富特色,从规划整体性符合的思考到传承与沿袭老浙大建筑中“以现代的手法,用砖石为材料,对古典语汇作新的阐释”的设计理念,既有设计体系的探讨与深化,更有基于项目本体的演变与创新;既有建筑实体的象征性直接表达,又有庭园空间的戏剧性细微诠释。统于一体,而竞相争辉,集情理而合一。
综合体育馆位于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北侧运动区的核心,占地面积9211.98m2,总建筑面积14785.07m2,包含室内标准游泳池、标准篮球馆、综合训练馆,具有羽毛球、壁球、乒乓球、训练房等综合训练功能。建筑布局由南北两馆组成,中间组合了2片有钢木膜结构覆盖的半室外网球场,以及面向东侧400 米田径场的户外观众看台,三者通过大台阶和大平台组合成一个小型体育综合体。
设计追寻“形式追随功能”的朴素原则,充分体现 “体育仓库”的原创理念。设计考虑了建筑四周的规划关系,兼顾了来自南侧的主要人流,学生多种社团及体育活动的可能性,以及东侧与标准体育场、篮球场的看台与空间的兼容关系,试图营造高效的室内空间,提供有趣包容的户外场所,呈现合理便捷的人流关系。
半室外网球场所旨在补充户外网球场雨天不能使用的缺陷,上部覆盖的钢木膜结构,跨度达45.6 米,为多榀双向拱形结构,结构形式轻盈独创,建筑形式新颖优美。其中的大跨度钢木结构,旨在追求体育建筑力与美的结合表现,而膜与拱形钢木结构的排水措施和收边节点,体现了建筑师与结构师、膜结构厂方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高度配合与协同,最终不露痕迹地解决相关节点设计,呈现了结构成就建筑之美的设计追求。
田径场西侧的连接平台,以及覆盖看台的简洁的钢膜结构罩棚,成为了学生们课余集会或闲暇休息的良好场所,广受师生欢迎。
由体育馆、网球场和田径场看台围合的内部庭院,创造了一个富于活力和多种可能的“运动内街”与庭院,为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综合体育馆自2017年投入使用至今,功能使用反馈良好,空间灵动,平台交错,契合于学生的各种户内外活动,训练用房的灵活性布局极大地有利于体育教育多种方式与用途的组合和项目变化布置,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丰富性和国际化提供了样板。
设计之初提出“体育仓库”的通用性与运动建筑需要表达的结构性相结合,以简洁高效的空间组合为原则的南北两个盒子,采纳了整个校区的红色清水砖基调,但演绎为扎实稳重的同色陶砖,开窗简洁现代,且进一步去除了繁琐的装饰艺术,顺着校园内环向外,演绎出逐步加强的现代风格,诠释了“和而不同”的整体设计理念。
同一个校区,基于不同的规划区块和相异的功能特质,创造相对的文化关联与视觉联系是设计的用意所在。综合体育馆,显然是融于其中并极富特色的。
项目位于江苏省仪征市东部区域,周边是大型沿河城市体育公园,四面与城市道路连接,用地内有一保留的古运河及东西向贯穿水系。
将复杂混合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内部空间组织合理、公共空间变化丰富的综合场馆;从场所设计的开放性,延续到建筑设计的开放性,是建筑创作的核心宗旨。
以场地中原有的水系及古运河为界,场地被自然划分出南北两个区域:以高效利用为原则、硬质场地为主导的北侧体育场馆区,和以顺应自然为原则、景观地景为立意的南侧室外运动区。
位于北侧的主体建筑组合了体育馆(含主副馆)与会议中心两大功能,通过互通的公共平台及一体化的立面形式,建立相对独立而又不失整体的兼容互补关系。南侧区域的水面以带状为主,作为城市体育公园水系的延伸。公共人流渗透,漫步、轻跑、篮足球运动、观水游憩等各种市民活动在这里得到展开。
方正大气的主体建筑以洋红色陶棍为立面主材,原创的构造方式、精细的施工工艺以及多次1:1样板推敲,创造了通透的帷幕效果和独特温暖的礼盒形象,把复合的功能简洁整体地蕴含于其中。通过对主入口、主对景等部位的立面开放处理、公共交往空间与透过陶棍的自然光线的交织融合,整个立面在城市界面相对完整,在内景界面相对开放,赋予了仪征市文体产业 “拉开序幕” 的寓意和“正趋朝霞”的未来憧憬。
将多种功能复合为一个主体建筑整体,以混合开放的空间构想、方正简约而极富力度的形体设计,辅以自然流畅的景观配置,融运动性复合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打破传统体育建筑形象印记,使之成为场地中的核心、区域中的标志。
通过城市公共建筑节点的一体化与复合性营造,为城市提供混合性与开放性的活力样板,并纳入整个城市公共建筑体系规划的系统中,是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所在。
金华市体育中心位于城市入城口南二环路以北,北面风景秀美的湖海塘公园水势东南而下,无形中成为穿越场地的主脉,形成明确而又灵动的空间轴线。结合本项目“体育建筑”功能特征,构思提炼了“跃”作为整体设计的意象主题,贯穿于建筑形态的塑造和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形成优美的弧线和曲面,以此传递金华婺文化意象,表达体育建筑的力量和精神气质。
规划包括一个30130座体育场、一个5987座体育馆和一个1616座游泳馆。三幢主体建筑呈品字形布局,向心围合形成中心广场。通过两条空间主轴和一条环形次轴,将建筑与场地组织在一起。 面向城市主干道的东侧设置面向城市的开放的下沉式休闲广场,结合绿地和水面,营造主入口形象。
我们用V形柱作为三场馆建筑构成的重要结构元素,以期充满韵律和动感的同时,以混凝土现浇质感体现构件自身的厚重和扎实。与三场馆拱形屋面的轻盈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整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使钢网架主要竖向受力构件——V形柱,融结构力学与体育建筑的跃动理念于一体。施工过程中,通过空间建模确定了每一根钢筋的空间坐标及插筋角度,确保柱局部钢筋密集区域的施工质量。